離開姬路城之後來到岡山,原本打算check in之後要到倉敷,但下午3點多的天色看來有點灰濛濛,不知是即將要變天還是受到大陸霧霾的影響,此時也覺得肚子餓,加上今天剛好是岡山城&岡山後樂園開放夜間點燈的第一天,於是決定先填飽肚子,然後搭路面電車前往岡山城;倉敷就在此時被拋棄了….
路面電車「城下」站一下車就有地下道,地下道裡通往岡山城的指標很清楚。
這時天都快暗了,感覺到岡山城的遊客不多。去過姬路城再到岡山城,頓時感覺這格局也差太多了吧! 岡山城看起來就只是像好野人的別墅….
岡山城由第二代蕃主宇喜多秀家於1590年起開始建造城樓至1597宣告完工。外壁壁板因為塗上了黑漆,在陽光照射下宛如烏鴉的羽色,於是有“烏城”之稱。
岡山城於1869收歸國有,但卻沒能受到良好維護,部份建築未能保存下來,於1882年以後僅剩天守閣、賞月箭樓、西丸西手箭樓、石山門這四處,天守閣、石山門又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遭空襲時燒毀。現在的天守閣是1966年時仿照舊時模樣重建的。
買了門票上天守閣,但內部好幾個樓層禁止拍照,就算沒禁止拍照的樓層也寫著“實物”禁止拍照的警語,哪些算”實物”??
深怕動輒得咎,乾脆都用眼睛看就好了。其實這個時間進來沒幾個遊客,各樓層也沒工作人員,就算違反規定也不會有人糾正,但身為有品格的旅人還是要守規矩呀!
岡山城夜間打的燈是綠色,是恐怖片看多了嗎? 怎麼覺得這顏色怪怪的…..
當我剛從自動販賣機買了飲料,錢包、零錢、相機、飲料…手上一堆東西都還來不及收拾的時候還有一位小姐過來要我幫她拍照;暗摸摸的環境加上綠色的燈光,這樣拍人像好嗎?
既然人客的要求,我還是拋下我手上的雜物幫她拍了。問她拍得還可以嗎?她還頻點頭說好。
到底真好還是假好我也不知,哈哈哈…..
開閃光燈拍起來才不會像本來的顏色那麼綠。
岡山城很快就逛完了,過了一座鐵橋就到了岡山後樂園。從鐵橋上看到的岡山城比近看的岡山城漂亮,只可惜拍照角度很難避開橋的鋼架。
岡山「後樂園」與金澤市的「兼六園」、水戶市的「偕樂園」並稱日本三大名園,1687年津田永忠奉當時的岡山藩主池田綱政之命動工建造,於1700年建成;1884年歸屬岡山縣管理,並正式對外開放。
岡山後樂園的遊客明顯比岡山城多,尤其是帶腳架的老人家很多,大家都圍著園內最大的池塘「澤之池」拍照,因為池裡有點水燈,池中的「中之島」、「砂利島」、「御野島」也有打燈,中之島上還設有茶室,御野島上有釣殿,島上的涼亭、松樹、草屋、白砂、拱橋等造景經過燈光照射,投影在池中,水面上下景色交疊與池裡的水燈共織出一幅美景。
夜晚的園中沒打燈的地方根本看不清楚臉孔,於是我將面子拋一邊,不管用跪的還是蹲的,管它M字腿還是什麼腿,只要能穩住相機的姿勢就行了。無奈技術還是差,大家就將就看看吧! 希望不要覺得鬼影幢幢才好….
有一位阿公一邊指導他老伴拍照還不斷抱怨這天的風太大,打亂平靜的水面。一旁的我深深覺得嘮叨不是女人的專利。
夜間園內部份區域沒開放,加上晚上光線不佳,以致無法將後樂園好好逛逛,離開之前在出口旁的販賣部買了一支冰淇淋,為夜訪岡山城與後樂園畫下句點。
這一晚睡前還盤算著何時可以再來彌補倉敷與後樂園的遺憾……心有不甘
唉~快睡吧! 明天一早從岡山到大阪又要找寄物櫃呢!
先前看大阪車站的構內圖,看起來有點複雜,原以為在這一站找置物櫃會很困難。沒想到一出站就看到置物櫃,但已沒空櫃;沒關係,拐個彎又有置物櫃,而且這裡的兌幣機似乎是全年無休,親切多了。(還再對姬路的兌幣機記恨)
這一天要到大阪近郊的箕面公園,從大阪車站出來還要到阪急梅田站轉車。
平、假日等車的月台還會有所調動!!! 這一天是星期日,還好有看到這個告示牌,不然我可能就在平日的月台等到發霉了。
往箕面行的電車陸續有遊客上車,還沒到箕面站就可以感受到等一下即將面臨的人潮;不出所料,車一到站,從車站出來的人潮就像洩洪一樣傾洩而出,箕面公園果然是大阪市民晨運及全家野餐休閒的熱門地點。
每每看到人家廊簷晾著一串串的柿子我也好想如法炮製,但就怕台北濕度高,柿乾曬成霉球。想到我的杭菊曬了好幾天都還沒收成呢!
才剛從入口進來我就被路旁的烤栗子吸引了,在台灣沒見過這麼大顆的栗子,當然要買一包囉!
箕面公園的登山步道很好走,坡度平緩,路面寬,全線都鋪柏油路,但今年的紅葉很不賞臉。
沿途很多賣紅葉天婦羅的攤子,其實就是炸楓葉,應該算是箕面公園的特產吧! 日本人很多東西都可以炸天婦羅捏~
這楓葉也不是撿來洗乾淨就直接裹粉下鍋炸。
每年11~12月拾起一片片名為「一行寺楓」的楓葉,洗乾淨之後用鹽醃漬,醃漬一年之後再放於流水之中或以泡水的方式去除鹹份。
至於沾裹楓葉的麵糊則是各家配方不同,炸好之後把多餘的油瀝乾就是酥脆的楓葉天婦羅了。
攤子上有賣包裝好一袋袋的,我拿了一包準備結帳,老闆問我是要馬上吃嗎? 知道我要馬上吃之後,老闆換了一包現炸的給我。好真誠的生意人喔~
真誠的店家賣的炸楓葉果然不會太油膩,脆脆、甜甜,吃起來就是炸麵粉的味道,完全吃不出楓葉是何滋味。
類似的事在箕面公園還有另一件;適逢柿子產季,箕面公園這裡有兩三個賣柿子的攤位,看上了一位阿公賣的紅咚咚大柿子,這種柿子我沒看過也沒吃過,很好奇它的滋味。我都把錢掏出來要付給阿公了,阿公竟然說現在還不能吃……
一般的生意人只管儘快將商品售罄,才不會在乎消費者買回去是不是馬上就能吃呢!
看起來已經紅透了竟然還不能吃,奈ㄟ安呢? 人家好想吃捏~
旁邊一對日本夫婦也端了一籃打算付錢,聽阿公這麼說他們就放回去了。
我要是住在日本,管他現在還不能吃,抱個幾藍回去不管擺幾天也要吃到。
箕面昆蟲館↓
瀧安寺↓
走在這林間內心不斷感概自己腿短,與高高在上的紅葉相距十萬八千里。唉~小時候不該挑食的…
箕面瀑布↓
箕面瀑布再上去還有勝尾寺、東海自然步道,但因為人很多,整座公園像菜市場,於是我只走到瀑布這裡就沒再繼續深入了。
回途在阪急箕面車站前買了一個“饅頭”,像是表面稍微再煎過的紅豆麻糬,表層沾了一點黃豆粉,軟硬度適中,不至於黏到卡喉嚨,熱熱的吃不會太甜膩,還不錯。